线粒体是细胞的发电机,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。研究表明,成熟卵子有约10万个线粒体DNA拷贝数,直到发育至囊胚期才开始复制,随着受精卵的分裂,线粒体DNA随机分到卵裂球中。近期两个RCT研究提示,线粒体DNA拷贝数与囊胚的种植率呈负相关。研究结果指出,种植成功的整倍体胚胎线粒体DNA含量往往低于临界值。相反,种植失败的或者非整倍体的胚胎线粒体DNA含量往往较高。但这个结论并没有得到重复验证,有的研究发现胚胎发育潜能与线粒体DNA拷贝数无关,迄今仍然没有足够大样本结果显示通过检测线粒体DNA的含量可改善活产率。
5、辅助孵出
1990年,Cohen等人指出,在透明带上创造一个缺口可增加部分患者的种植率。辅助孵化的方式主要有非接触激光法,机械法、酸溶解法,目前主要用于D3/D5/D6延长培养的胚胎。理论上该技术主要适用适应的人群为:高龄、吸烟者、高FSH患者、以及冷冻后复苏周期的胚胎。三个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显示,辅助孵出可增加临床妊娠率,但并没有增加活产率。2013年NICE 指南中并不推荐常规做辅助孵出,因为其并不能提高妊娠结局。但本中心的临床结果表明,对于高龄、透明带异常和复苏周期的胚胎,辅助孵出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。因此本中心会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开展辅助孵出技术。
需要关注这些“先进”技术对出生婴儿长期健康的影响
作为临床医生和科学家,在为患者推荐没有“被证实”的治疗方案时,必须充分告知患者这些技术尚缺乏与婴儿健康相关的数据和证据。而且这些技术需要严密的的跟踪和随访。最重要的是,IVF临床医生须充分认识到,一个包含了活产率,婴儿健康数据指标的,强有力的、设计完美的、同行评审的RCTs研究,才是循证医学的金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