胚胎移植后的成功种植与妊娠涉及胚胎质量、子宫内膜状态、内膜与胚胎同步性等诸多相关因素,更有大量的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关联其中。
胚胎质量决定种子质量好不好,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决定种子能不能扎根。在不能扎根的内膜上,再好的种子也只能遗憾离开。
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黏附、侵入并诱导内膜间质发生一系列变化, 终使胚胎得以植入的一种能力,这一时期也称为内膜“种植窗”。
子宫内膜植入窗仅限于正常排卵后的第6-9天。也就是正常月经的第20天-24天。目前认为,2/3 反复种植失败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,而宫腔形态和容积、子宫内膜厚度和病变、内膜和内膜下血流、内膜因子表达、输卵管积水,甚至血雌、孕激素水平等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。
子宫内膜容受性如何判断?
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常规标准之一,移植前子宫内膜的厚度被认为可以反映内膜的状态,从而影响内膜的容受性。子宫内膜过薄或过厚均不利于胚胎的着床,在进入FET周期之前,应将子宫内膜调节到较为理想厚度后再进行移植,从而获得较高的妊娠率。
然而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报告,由于全世界范围内并未建立统一的子宫内膜检测体系,且目前为止对于FET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阈值也没有统一的、公认的范围,因此在有关子宫内膜影响FET妊娠成功率作用上的意见不一,颇具争议。
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厚度的界值是9 mm,内膜厚度≥9 mm时移植胚胎的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着床率更高。
但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,即使子宫内膜的厚度≤6 mm的患者,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妊娠成功几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