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目前的研究,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中,影响单卵双胎形成的具体机制,可能存在以下影响因素:
母体年龄
研究表明,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,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、透明带等方面发生异常的几率增加,导致单卵双胎的发生率显著提高。
促排卵药物的使用
多项研究结果均表明,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导致单卵双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,促排卵药物引起的透明带硬化,或者胚胎种植窗延迟可能是主要发生机制。
冷冻与复苏胚胎
冻融胚胎移植妊娠后的单卵双胎发生率增加。关于冻融胚胎移植,其中的温度变化可能是对胚胎影响最大的因素,引起胚胎透明带硬度的改变,造成了胚胎分裂异常的潜在风险。然而在辅助生殖助孕的过程中,从取卵、受精、培养至移植的整个过程,人工环境可能诱导了胚胎发育和维持的异常。
冻融胚胎移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择期移植或多次移植胚胎的机会。在冻融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,应尽可能避免温度的变化对胚胎的影响,减少单卵双胎的发生。
囊胚期胚胎
囊胚培养是对胚胎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,并使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具有更好的同步性,提高了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。但是与卵裂期胚胎相比,囊胚期胚胎移植增加了单卵双胎发生的风险。
囊胚期胚胎单卵双胎发生率升高,被认为是与胚胎在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关,增加2天的体外培养导致透明带变厚、变硬、内细胞团溢出等密切相关,内细胞团在失去弹性、质地较硬的透明带缺口上更易发生嵌顿,从而增加单卵双胎形成的几率。
所以,尽管囊胚移植能够明显提高妊娠率,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囊胚培养技术、完善囊胚培养体系,以期减少单卵双胎发生率。
不同授精方式(IVF/ICSI)胚胎移植
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( ICSI) 技术实施的过程中,人为地改变了透明带结构,使早期连接相对松散的细胞发生了分裂,形成单卵双胎。
然而这一结论目前并没有足够、有力的证据证实。也有研究报道提示,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 (IVF)和 ICSI 中单卵双胎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,ICSI 技术本身并不是造成单卵双胎的主要原因,若 IVF 或 ICSI后进一步行辅助孵化,透明带缺口区域直径增加,或多次透明带操作,可能增加单卵双胎的风险。
单卵双胎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,未来还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,以期为减少辅助生殖后单卵双胎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