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女性朋友最近跟我抱怨:她在30+的年龄,遭遇了人生中费很大劲也搞不定的困难项目——备孕。
她多年前就确诊多囊卵巢综合症,卵泡发育有挑战,监测几个月后不得不开始使用药物排卵,隔几天就要去医院。
同时她还确诊为糖尿病前期,需要通过药物和饮食控糖。此外她多年来每天通过处方安眠药入睡,备孕期和孕期的睡眠问题也是挑战。
她感觉自己过去30多年为了学业、职业努力拼搏、隐而不发的压力,也都在这个漫长而看不到尽头的备孕期爆发了。
“真的太难了,以前从没想过备孕压力能这么大,挺后悔年轻的时候没去冻卵的。”然而她还说,这段艰难的经历,给自己带去的更为深刻的思考其实在于:
“当「关注生育」被绩效型社会逐渐构建成一件负面的事情时,很多女性尤其是独立女性,忽视了对自身生育能力的保护。过大的工作压力可能早已对生育能力造成了伤害。”
她的这句话,给了我不小的触动,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很多女性追求生育主动权的过程中,在面对「当下生」还是「未来生」的选择时,往往会忽略掉——生育能力本身,也是决定我们能否拥有和更好地行使生育自主权的根本资源之一。
种种因素造成的备孕压力让女性不堪重负,而高压力水平又将作用于整个生理系统,反过来进一步增加怀孕的难度、影响孕产妇与新生儿健康,形成一个跳不出的恶性循环。
于是,如何科学帮助女性在身心层面做好科学的备孕准备,也就成了一项需要专业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共同支持的系统性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