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超,如今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中最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,B超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反射和传播特性,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图像。
具体来说,超声波发射器会向人体内部发射高频声波,这些声波会穿过人体组织并被不同组织反射回来。接收器会接收这些反射回来的声波,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。
计算机会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,并将其转化为图像,显示在屏幕上。不同组织和器官对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不同,因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图像也会有所不同。
如今,B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领域,包括妇科、产科、心脏病学、肝脏病学、泌尿科等。可是,你知道B超是谁发明的么?
1951年,J.J.Wild和J.M.Reid成功发明了以亮度(Brightness)为模式的二维超声来诊断疾病,因亮度第一个英文字母是B,故取名为B超。B超的出现是超声技术发展的第一次飞跃。
之后,到了1954年,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妇产医院医生伊恩·唐纳德(Ian Donald)首次实现用B超观测胎儿,这也被认为是开创了超声诊断孕妇的先河,B超从此进入了临床实用阶段。
这项技术很快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,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。
1983年,日本阿洛卡(Aloka)发明了彩色多普勒超声:SSD-880,颠覆了黑白B超时代,B超进入了彩超时代,这是超声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。
21世纪以后,超声诊断技术再次迅速发展,出现了多种新技术,包括四维超声、介入性超声成像技术、人工智能超声等技术。